ROG Gladius III 滑鼠滾輪編碼器更換紀錄

ROG Gladius III 滑鼠滾輪編碼器更換紀錄

生活日常

前言

ROG Gladius III 是我繼 Logitech G703 後買的第二支電競滑鼠。

因為 G703 大概第三年出現連點問題,拆微動焊接麻煩,電池續航變得很短,側邊的橡膠也磨的差不多了,想說不如直接換一支。

羅技微動連點問題多到已經算是見怪不怪,所以下一支我也不打算再買羅技,對於滑鼠的需求大概如下:

  • 右手滑鼠
  • 可以無線、有線使用
  • 側邊不要有橡膠
  • 按鍵不要多,最好只有左側的側鍵

最後發現 ROG Gladius III 完全符合以上需求,充電改 Type-C 外,還可以免焊接更換微動開關,就直接從蝦皮盲狙了這隻滑鼠。

雖然對我來說手感上不錯不如 G703 完美,但其餘都相當不錯。

ROG Gladius III 與 G703

不過在使用一年半左右,滾輪就開始有回滾的問題。

上網一查發現許多人都有遇到,而且似乎算是 ROG 滑鼠的的老問題,看來每家滑鼠問題都不一樣…

但好在這支滑鼠還在保固內,送修後華碩也很乾脆的換了一支新的滑鼠給我,這點感受上挺加分。

RMA 與原先購買的 ROG Gladius III 外盒

不過大概又使用了一年半左右,滑鼠又開始回滾…然而這次沒保固能送了,怎麼想也只能再買一隻或是 DIY 看看。

然而網路上一查發現這支滑鼠換滾輪編碼器並不難,所以就索性網購零件來換一波,反正壞了大不了買新的(?)

更換的零件

蝦皮上搜一下很容易就能買到零件,這次購買的零件如下:

  • 凱華 黑曼巴 GM 8.0
  • TTC 帶線金輪編碼器(力道極輕、無段)
  • TCC 帶現金輪編碼器(力道適中)

Gladius III 與更換零件

原本其實只想買一個力道適中的編碼器,但零件價格其實頗低,想說湊運費就順便一併買了微動跟無段編碼器。

尤其沒什麼用過無段滾輪,想說可以買來換看看,萬一不喜歡再換力道適中的即可。

拆解滑鼠

Gladius III 拆解其實挺簡單,先將背後兩個塞子取下後,擰開裡面的螺絲。

ROG Gladius III 拆下背後塞子

殼的部分應該是最難的部分,有翹片會比較好開一些;將殼的後方分離後,向上向後慢慢搬開來。

ROG Gladius III 拆下背蓋

搬開後可以看到我們的目標,滾輪旁這個綠色的零件就是滾輪的編碼器了。

ROG Gladius III 編碼器

要拆編碼器需要將滾輪和滑鼠本體分離,首先需要擰開紅框處的螺絲:

ROG Gladius III 拆下滾輪模組螺絲

擰掉螺絲後,將滾輪中間的燈光模組取出,只要稍微轉一下角度就能拆出來了。

ROG Gladius III 取出燈光模組

然後就可以將整個滾輪模組從本體取下,這時候就可以來更換編碼器了。

ROG Gladius III 取下滾輪模組

滾輪和編碼器被夾在塑膠的固定模組之間,需要將固定模組旁的卡準微微搬開。

用指甲或是有鑷子能撐開都可以,然後找角度推一下就可以取出編碼器跟滾輪了。

這個部分要特別小心,畢竟弄斷了可能就得換一支新滑鼠了…

ROG Gladius III 取下滾輪與編碼器

取出編碼器後,將編碼器的排線拔下,仔細注意底座的形狀應該就能知道如何拆下。

用滑鼠微動附的鑷子,往滑鼠內側的方向推摳一下就能順利分離。

ROG Gladius III 拆下編碼器排線

到這邊就能取下滑鼠滾輪和編碼器了,這邊直接換上新買的無段編碼器。

ROG Gladius III 更換編碼器

接下來就照著順序組裝回去,另外也趁著這次機會順便換個微動用看看。

ROG Gladius III 更換微動開關

微動的拆卸就更簡單的,鑷子一拔就能取下,ROG 這設計真的超級方便…

ROG Gladius III 取下微動開關

更換後成果如下:

ROG Gladius III 更換完成

最後將外觀扣回去即可;外殼前方先對齊後,再將後方的殼給蓋上,最後稍微確認前方蓋子有密合,測試滑鼠左右鍵能正常按壓就搞定了。

ROG Gladius III 安裝回外殼

結語

只能說 ROG Gladius III 真的意外不錯,原本使用上就感覺不出什麼缺點,沒想到連主要的消耗品都可以輕鬆更換。

可惜側鍵跟電池比較沒辦法,側鍵焊接應該還有點機會,電池是不知道哪邊能買到。

不過兩者消損速度通常不會太快
等到真的出問題的時候,這支滑鼠大概也差不多該換了…

這次更換後還是覺得比較習慣有段滾輪,但無段滾輪用起來真的怪有趣的,目前沒感覺不到什麼不適,就再多用一陣子看看。

期待 Gladius 如果有下一代,能繼續保持現在的優點,不然現在要找到自己心目中的好滑鼠真的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