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gram 起手式,入門 Telegram 推薦設定

Telegram 起手式,入門 Telegram 推薦設定

軟體相關

本篇文章具有時效性,撰寫內容可能會因為軟體更新而有出入
文章使用系統:iphone8 IOS 16.3.1、Telegram on Iphone Version : 9.5.4

前言

雖然 Telegram 中有許多強大的功能,但依然還是需要手動調整過才能用的舒適。

這篇也算是要推坑給身邊的朋友,讓大家安裝完 Telegram 後可以快速上手,我會分享個人推薦的設定,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調整。

語言包設定

Telegram 本身是沒有提供中文的,但官方有開放讓各路強者來協助翻譯。

如果需要不同語言包,Translating Telegram 上也可以找到,這邊我提供幾個我常用的語言包連結:

變更語言

Telegram系統隱私設定

Telegram 設定畫面

接下來是 Telegram 的重要設定,這邊的設定我個人強烈建議一定要調整

在設定中,點擊隱私和安全選項。

隱私和安全設定

上面的圖片是我目前使用的設定,可以直接參考來設置,下面我會稍微講一下調整的重點。

兩步驟驗證

如果你的帳號很不幸的被別人嘗試登入了,或是遇上詐騙釣魚的盜帳號手段,開啟兩步驟驗證可以保護你的帳戶不被直接登入,並且支援備援電子郵件,從不同裝置上登入會要求你的兩步驟驗證密碼。

兩步驟驗證登入

雖然會稍微麻煩一點,但是為了帳號著想,請務必開啟

調整群組和頻道權限

相信直接使用 Telegram 的人,最大的困擾就是會莫名被邀請加入一些奇怪的飆股或投資群組過,在群組和頻道設定選項就可以發現原因。

群組和頻道設定

Telegram 的群組邀請權限,預設是每個人,所以任何人都可以隨意將你加入群組,只要改為聯絡人就可以解決囉。

關閉電話號碼顯示

電話號碼在 Telegram 中非常重要,基本上等同於帳號的存在,只要有你的手機號碼,就能透過電話號碼在其他裝置上嘗試登入,也是詐騙釣魚最常用的盜帳號手段之一,請一律將設定設為沒有人

電話號碼能找到你的選項,也建議設為我的聯絡人,才不會被不認識的人邀請奇怪的群組騷擾,或是被可疑的加好友進行詐騙。

電話號碼設定

設定成功後,如果對方的手機聯絡人中沒有你的電話號碼,就會顯示隱藏的狀態了。

手機號碼隱藏狀態

好友相關

到這邊有些人可能會有疑問

既然Telegram的電話號碼類似於帳號功能,那如果我關掉了透過電話號碼找到我,不就沒辦法透過手機號碼讓別人加我好友了嗎?

沒錯,不過在 Telegram 帳號中,依然可以透過下面兩種方式加好友

用戶名稱設定

先到設定最上面,可以找到編輯按鈕

編輯按鈕

點進去後可以設定個人資訊,就可以找到用戶名稱設定了。

用戶名稱講白了就類似於 Line ID,設定完後就可以透過用戶名稱被搜尋到了。

編輯用戶名稱

分享QRCode

和 Line 一樣,用戶可以透過行動條碼的方式加入好友。

在設定的左上角,可以找到顯示 QRCode 的按鈕。

分享QRCode按鈕

點擊後讓對方掃 QRCode,就能加好友囉~

Telegram 其餘設定

重要的設定大概就到這邊

下面提一些不太必要,不過我個人覺得蠻實用的設定

關閉頻道未讀提醒計算

通知和聲音選項中最下方,可以看到未讀數量標記的設定

頻道未讀提醒計算設定

只要將包括頻道選項關閉,這樣 Telegram 的未讀訊息就不會包含頻道,對強迫症患者非常友善。

管理媒體儲存容量

Telegram可以在數據和儲存選項中,管理儲存空間和下載的設定。

數據和儲存設定

儲存空間用量可以手動挑選刪除已經儲存的媒體,媒體自動下載則可以設定網路的下載用量,防止下載影響手機的效能或流量。

這邊根據個人使用習慣調整就好,除非手機空間不夠,不然正常狀況下都不調整也沒關係。

聊天訊息翻譯

語言設定中,可以開啟顯示翻譯按鈕,下方可以選擇不翻譯的語言。

設定完成後,在手機中長按訊息就可以看到訊息的翻譯選項。

聊天訊息語言

結語

這篇主要談及入門的重要設定,還有其他例如聊天室分類、外觀、貼圖等就不特別提及。

當初會想使用 Telegram 可能是我有點極簡或強迫的傾向,但我個人會更偏好每個軟體只 Focus 一個功能,然後將功能體驗做到最好。像融入台灣社會的 Line 整合了一大堆功能,然而大多功能我都用不到,卻不斷的在佔用我的效能和儲存空間,是讓我有點難接受的。

在不斷尋找下,我發現 Telegram 似乎是最好的取代方案之一,用了一陣子很快的就愛上了。

而我認為,目前 Telegram 還沒辦法完全打入中文市場,最大的的原因除了難以擺脫 Line 之外,還有一點是對中文社群還不夠友善,且推廣力度還不夠。語言不但沒有內建中文,且聊天室搜尋功能對中文搜尋能力相當差,這兩點也是我認為目前 Telegram 少數輸給 Line 的重要功能。

當然這些未來應該都能不斷的改善,不過人的習慣是很難改變的,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接受新事物。在大家都習慣 Line 的環境下,就包括我自己也很難完全脫離 Line。真的很感謝身邊有不少朋友能接受我的推薦嘗試 Telegram,至少對我來說 Line 現在已經幾乎只剩下工作相關的功能,相當舒適。

也希望這篇能夠幫助到想嘗試 Telegram,但苦於不知道該如何設定的使用者們,如果未來有再新增其他功能可能會再補充。